在这个慎终追远、缅怀先人的日子,我们满怀崇敬与哀思,悼念在过去一年里,不幸辞世的那些化学大师———
2015年4月28日,中科院院士、2008年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中国稀土之父、著名化学家徐光宪先生在京逝世。享年95岁。
从学术研究上说,徐老的一生无疑是传奇的一生。为了祖国的需要,他连续五次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但无论是他所钟爱的量子化学还是配位化学和萃取化学,他都能拿起来,钻进去,出成果;为了祖国的需要,他率领科研团队一路披荆斩棘,带领中国稀土工业昂然跨进世界前列,创造了被世界稀土界惊叹的“中国冲击(China Impact)”。
从婚姻生活上说,徐老同样创造了一个传奇。他和夫人高小霞同为化学家、中科院院士,两人甘苦与共、携手相伴五十年,谱写出一段志同道合、伉俪情深的人间佳话。
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诺贝尔奖,举世瞩目。但鲜有人知将她的成绩介绍给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人——沈家祥。更令人遗憾的是,沈老本人没能来得及听到屠呦呦获奖消息。2015年7月30日,沈家祥走完了他94岁的人生旅程。
沈家祥是中国现代医药工业的奠基人。造老百姓用得起的好药,是他一生的追求:首创催化氧化法生产关键中间体并大幅改进流程;成功合成生产结晶维生素A醋酸酯和D;指导多种甾族激素类药物的合成和投产;研发出雌性酮、三烯高诺酮;证明鹤草酚的独特化学结构……有限的笔墨书写不尽他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而更令人感动的是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就在去世前一年,他将自己和老伴终身积攒的一百万元捐赠给天津大学,设立“沈家祥教育基金”以奖掖后学。
“我对于自己的私生活不保存有任何奢望,我的快乐和幸福绝大部分寄托在我的工作上,和全国人民的快乐和幸福是分不开的。为人民的建设事业,我愿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半个多世纪前,沈家祥在日记中写下的这句话,正是他一生恰如其分的光辉写照。
2016年1月31日,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中科院院士刘有成先生与世长辞,享年96岁。
刘有成院士长期致力于自由基化学、单电子转移反应、辅酶NADH模型形式上负氢转移反应机理等的研究,是我国自由基化学的奠基人。
正如刘有成先生所言:“我走过的路是和国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荣辱与共的。”90多年的人生历程,他经历了许多的艰难坎坷,跌宕起伏——抗战期间、他随中央大学内迁重庆,冒着日寇的轰炸艰辛求学;新中国成立后,他冲破重重阻挠返回祖国;近四十载春秋,他扎根西北,率领兰州大学科研团队建立起应用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古稀之年,他又来到中科大,为家乡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他用自己辛勤耕耘的人生,书写下一段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的壮丽诗篇。!
2016年3月7日,中科院院士、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感动中国”2007年度人物之一,闵恩泽先生与世长辞,享年93岁。
而这一天,距离他的妻子——中科院院士、著名分析化学与石油化学家,陆婉珍院士去世的日子(2015年11月17日),相隔仅仅百天。
这对化学界的院士伉俪,终于又在天堂团聚,共同继续着他们的科学事业与爱情传奇——
1942年,年方18岁的闵恩泽和陆婉珍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来到中央大学求学。两人是同一个专业又在同一个班级。相同的年龄、共同的志趣,让这对年轻人走到了一起。此后的人生之路,尽管历经几番聚散别离、无数曲折坎坷,两人却始终相濡以沫、携手同行:他们一起赴美留学,双双获得博士学位;一起毅然归国,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之中。闵恩泽致力于石油炼制催化剂制造技术,成为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者,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绿色化学的开拓者,被誉为“中国催化剂之父”;陆婉珍首创弹性石英毛细管色谱柱,成为我国分析技术领域的带头人。
志同道合、生死与共。这对科苑佳偶相濡以沫的爱情,正如以闵恩泽命名的第30991号小行星,永远在天际闪耀……
清明节虽然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但这份对先辈的怀念之情,却是世界共通的。
让我们对过去一年里去世的国外化学大师,致以同样的哀思——
2015年1月30日,美国化学家卡尔•杰拉西(Carl Djerassi)因病辞世,享年91岁。
杰拉西是口服避孕药的发明者,被称为“避孕药之父”。这一发明将男女从生育的重担之中解放了出来,改变了女性的家庭和社会角色,进而深刻改变了整个社会及人类繁衍方式。因此,卡尔•杰拉西被评为“千年最有影响力的三十大人物”之一,并获得美国科技成就的最高奖项:“国家科学奖”。
除了避孕药之外,杰拉西还是其他多项专利的发明者。他发表了1200多篇论文,是史上发表论文数量最多的化学家之一。
然而,杰拉西的成就却并不仅局限于化学领域,他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为博红颜青睐,他转行成为小说家;为纪念自杀的女儿,又成为艺术品收藏鉴赏家;此外,他还是成功的企业家、慈善家、诗人、剧作家……杰拉西的传奇经历,正印证了那句名言: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2015年1月28日,出生于比利时的法国化学家、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伊夫•肖万(Yves Chauvin)去世,享年84岁。
早在1971年,伊夫•肖万便建立了烯烃“换位合成法”的理论基础,一项用于石油衍生品生产的合成技术,说明是何种金属化合物能够充当有机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这项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合成机制,随后由他的同仁格拉布与施罗克合作研发出一整套化学合成所需要的催化剂。三人因此共同获得了2005年诺贝化学奖。
正是在伊夫•肖万等三名科学家的努力下,换位合成法得以发展应用,使人们向着“绿色化学”又迈进了一大步,也再次证明了基础科学对于造福人类、社会和环境的重要作用。
2015年6月2日,美国生化学家、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欧文·罗斯(Irwin Rose)在睡梦中安详过世,享年88岁。
罗斯将其一生都贡献给了科学研究。他对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进行了首创性的研究,使得后来的科学家能得以阐明细胞识别出受损蛋白的机理,并将这些蛋白分解成它们的组分氨基酸。也正是由于他孜孜不倦的钻研,“蛋白酶体抑制剂”才得以问世,为多种癌症的患者带来福音。
在他退休后,仍然坚持在科研一线,并针对生命起源、如何解决全球变暖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宝贵建议。他的真知灼见,他的科学素养,注定了人们无法停止对他的想念。
清明时节的纷纷细雨,寄托着生者对逝者的思念,更带给我们对于生死的无尽思考:“死者长已矣,生者当勉力”,这些卓越的科学大师,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的不朽英名、他们的丰功伟业,却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的纪念碑上,永远铭记在我们后人的心中。